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三亚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谈房论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魏杰:十九大和两会后中国正在大规模调整经济布局

来源:房掌柜  整理 三亚房掌柜  2018-04-12 02:52:45
[摘要]2018年3月31日,在两会闭幕后,苏州博商会邀请著名经济学家、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以未来风险和机会为核心,解读中国新经济的“四梁八柱”。 全文结合美元加息、中美贸易战、上海成立石油期货交 ...
   大前年中关村(6.420, -0.01, -0.16%)一下冒出来100多家ICO公司,ICO都是募集资金,IPO募集到的是股票,ICO募集到的是数字货币。我调研时发现有的公司还告诉你拿钱干什么,有的连拿钱干什么都不会告诉你,竟然有人敢把钱给他,我很吃惊。

  有一个小伙子告诉魏老师,不就两万块钱,亏了就亏了,赚了就赚大了。2015年时,英国一家大学在清华大学开了一次论坛,叫区块链技术进入金融今后的发展。我去到现场一看都是比特币的ICO公司董事长。我一看你拉我站台来了,这个台我一定不站的。

  今天一定讲讲,区块链技术进入金融以后,是不是改变了金融的本质。如果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,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与收益的事情。如果没有,那得出一个结论,用别人的钱都必须监管。ICO没有被监管,所以是违法的。第二年8月份全关了。关了英国的教授打电话说你有先见之明,我说我没有,你得搞清楚那些是方向那些是乱象。

  上次一个朋友和他的朋友请我吃饭。一去发现是几个比特币的大炒家,甚至有一家是国际性的。我感觉这个饭是不能吃的。我说比特币,有一个问题,全世界是不是打破这个原则,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发货币,而你们是个人发货币。如果区块链技术让主权国家发货币这个原则推翻了,比特币就正常了,谁都可以发货币。这个原则如果没有被推翻,你在中国就是违法。所以中国宣布比特币不能和人民币兑换。因为我们还坚持只有股权国家才能印货币,不承认个人可以印货币,那你就是不行的。讲完之后我就走了。

  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不是一回事,区块链技术是一个物理学概念,这个技术的核心是去中心,没有中心怎么有序运转。去中心是它的特点。但好多人并不太了解这个技术,说句老实话,我都不太清楚。清华大学有一位物理教授研究得非常好,我专门请教他,他给我讲了两个小时,我也是稀里糊涂的。我说你没有讲清楚还是我没有听清楚。他把你带如一个虚幻世界,是没有中心的。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都有中心。所以许多人把区块链和比特币混为一谈,不是一回事。区块链进入人类社会,哪一个领域可以使用它实现社会管理,还得探讨。现在炒得很热,就炒出乱象了。2018年治理乱象里有一部分是对新技术进入金融之后要做一个交代。中国正式宣布我们不承认任何虚拟货币。那就是在中国没有合法。今年这方面的乱象要做一些解释,要把它搞清楚,什么是乱象,什么不是乱象。

  金融风险第五条对策,控制好两个政政策:货币政策、宏观审慎政策。

  首先是控制好货币政策,货币政策控制的目标提出,将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,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属性。过去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,货币发行量太大了。2002年我们货币供应量只有16万亿,去年年底到167万。因为我们长期持有宽松的货币政策。现在将转向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。一直是宽松,一旦转向稳健,就出现钱荒,资金紧张。去年导致不小利益群体要求松动货币政策。

  十九大报告两会再次强调坚定不移的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。我看有人写预判,不能再抱有幻想了,只好自己拯救自己,大量抛售资产。这种高负债需要宽松货币政策支持,一旦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的政策,就运转不了。不少集团开始抛售资产,因为知道已经不可能回到宽松货币政策。如果继续宽松下去,总有一天会引爆金融风险。金融风险一旦爆发,经济增长最少倒退五年到十年。所以慢一点不要紧,只要不爆发风险就可以。

  现在和过去不同,现在一爆发风险,不可收拾。所以宁可慢一点,也不能爆发风险,所以绝不会松动货币政策。我估计2018年还会出现钱荒,资金紧张。央行当流动性太紧张时,可能调整一下,满足一下发展的需要,但绝不会恢复到宽松的货币政策来。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。大家绝不能抱过去的幻想搞高负债高增长的模式,这个在中国已经过去了。因为我们把防风险提到了首要位置。这是货币政策,要有清醒的认识,叫稳健中性。

  另外一个政策,宏观审慎政策。什么叫宏观审慎政策?和西方一个经济学家有关系。西方有一位很活跃的但非主流的经济学家,叫明斯基,叫活跃的非主流经济学家,因为他反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,他受马克思影响比较大。他1985年写过一本书,叫《稳住不稳定的经济》。这本书对宏观审慎的基本理论已经提出,但没有太大引起人们的注意。因为他后来成功预计到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,这本书一下就火起来了。我看到那本书还是我一个学生在美国复印了主要章节寄给我才看到。

  宏观审慎政策要强调两个要点,第一个要点,叫顺周期理论。经济发展是顺周期时,人们一般没有风险意识,盲目扩张、加杠杆、负债。导致整个社会杠杆率太高。所以政策强调顺周期必须去杠杆。因为顺周期人们盲目容易加杠杆,会导致下一轮金融风险。

  我们为什么对这个要点有共识?因为中国顺周期40年,1978-2018。高速增长40年,改革开放刚好40年,顺周期的40年。在顺周期过程中,大家没有风险意识,盲目扩张、盲目加杠杆,整个杠杆太高。如果不去杠杆,会引爆下一波金融风险。

  未来几年内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去杠杆,整个社会的杠杆率必须降下来,因为杠杆率太高了。整个社会杠杆太高,就会引爆下一轮金融风险。我们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杠杆,包括企业杠杆、个人杠杆也包括政府杠杆。宏观审慎政策一个要点,顺周期必须要去杠杆。

  宏观审慎政策第二个要点,防止市场之间得传染病。这个市场生病了,会传到别的市场,一旦市场之间得了传染病,就会引爆金融风险。一个市场生病了,会传染别的市场。这种传染病一旦形成,就会引爆金融风险。

  宏观审慎强调在市场之间要打隔断,你得病了不能传染给别人。比如说房地产市场,一旦出现房价大跌,传染给银行、实体经济、个人,金融风险就爆发了。要给房地产市场打隔断,你出问题了不能传染给别人。

  隔断是一个重要办法,今年对房子抵押和土地抵押要做新规定。不做新规定,某年房价暴跌会传染给银行,给别人,金融风险就爆发了。比如说银行一般原则上不接受房子抵押,接受的话价格怎么定。现在按现有价格80%给你放贷,未来可能按20%给你放贷,按放假暴跌给你放贷。一旦暴跌,你不会传染给我。而且有些土地丧失抵押资格,有人把政府地抵押给银行,支持所有的政府土地转让金。这种土地未来不能抵押,只有拿自己的资金真金白银买的地能抵押,借别人的钱买的都不能抵押。一旦抵押,房地产出问题就传染给别人了。

  今年对房地产抵押要做新规定,要隔断,不能得传染病。再比如说资本市场,股价暴跌一下影响别人,要隔断。隔断的重要办法,股票质押要做新规定。如果不做新规定按照现在质押,有人躺着中枪。现在规定大股东把股票往外抵押,不能超过抵押率的50%。有人把自己的股票全部质押,引爆金融风险。股票质押今年有新规定,不能像过去一样,最后出了这么大事。这是防止市场之间得传染病,要在市场之间打隔断。这是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观点。

  宏观审慎政策,第一,顺周期时必须去杠杆;第二,防止市场之间得传染病。在市场之间要打隔断,不能你生病传染给别人。

  2018年这些工作陆续会展开,对宏观审慎政策不是口号,是实实在在的要进行操作的东西。

  这就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五个政策,货币政策、宏观审慎政策。

  总体来讲,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对策就是这五条,这五条对策陆续全面出台的话,恰恰标志着中国可能不会出现金融风险,所以我是看好中国经济的。一旦把防风险的问题看得很重,全面防范的话,恰恰中国不会爆发金融风险。

  西方学者讲2018、2019年中国一定会爆发金融风险。40年这么快的发展,轮都该轮到一次了,像感冒一样,得内部平衡一下。恰恰相反,我估计不可能。因为这五大对策全面防风险,中国在未来将不会引爆金融风险。这就是防范金融风险现在全面的对策。在强调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,再强调另外两件事,一个是不要因为防范金融风险停止金融改革,金融改革还要继续推进。

  五大改革还要继续推动:第一,银行改革,利率市场化,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,放开民营银行等等。第二,继续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,投资公司、保险公司、各类基金等等。不要以后有问题而不改革。第三,外汇改革。要推动外汇两个自由化,汇价自由、外汇买卖自由。第四,推进资本市场改革,要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,把上市从审核制转向政策制等等。第五,全面金融开放。国外资本在金融机构的控股比例可以放到51%等等。这一类金融改革还会继续,不能因为防范金融风险而停止金融改革。

  第二个要点,防范金融风险的过程中,有可能某些措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,因为任何政策都是双刃剑。要随时纠正风险,不能因为防范风险带来另外新的风险,一旦出现消极流动性,要随时解决,维持经济的稳定。一旦出现资金过于紧张,央行应该整改流动性,保证经济运行的需要。不能因为防范金融风险很绝对,要注意防范风险对策带来的某些消极的东西要随时消除,不能影响整个。这是目前防范金融风险全面的做法。

  防范金融风险五大对策同时强调另外两条,既要防范风险,还要继续推动金融改革,还要防范某些措施可能有双刃剑的作用,要随时清理。但总体来讲,未来的发展风险在哪里,在金融风险。所以防范金融风险。怎么防范,提出这五个对策。这是我们讨论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第一个问题,风险在哪里,大致明确。

  二、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点

  讨论未来经济时,关注的第二个问题,增长点在哪里。中国经济还要增长,还要发展,新增长点在哪里,要研究清楚。如果不清楚,就没法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。

  从现在来看,增长点有这几个: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杨俊会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西安,迎来第3座云河颂!
  2. 22宗共155亩地成交!招商、中海再度落子高新CID板块!
  3. 3西安8盘1928套房源价格公示!含高新、秦汉等纯新盘!
  4. 4西安多个项目发布招标计划!长安、浐灞、曲江再添新盘!
  5. 5西安11盘1865套房源!8盘登记6盘飘红,3盘即将登记!
  6. 6西安12盘3318套房源价格公示!含龙湖、陕建等纯新盘!
  7. 7西安40多个纯新盘待入市!涉及高新、港务、曲江、经开等!
  8. 8自带流量,两大“顶流”高能合体!龙湖又有大动作!
  9. 9从楼盘到“超级IP”!为什么全西安改善人群都在期待?
  10. 10首付23万起,置业西安主城!“首置一族”沸腾了!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